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氏、楊氏、武氏、吳氏、孫氏、和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于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太極拳發源地是哪里?
太極拳發源地在中國溫縣。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太極拳屬武術一大拳系。太極拳這個名稱是因為拳法變幻無窮,遂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這一哲學理論來解釋拳理而被命名的。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就是大的意思,極就是開始或頂點的意思。宋朝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第一句話就是無極而太極,并非說太極從無極產生,而是太極本無極之意,意即太極是產生萬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之意。太極拳取的也是這個意思。太極圖是我國古人的一種最原始的世界觀,拳術和太極說的結合,逐步形成了太極拳術。

2
陳氏太極拳發源地
陳氏太極拳發源地為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流派之一,出現于明末清初,是太極拳中最不像太極拳的拳種。陳式太極拳系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陳王廷經過潛心研究創編而成,后分成楊、吳、武、孫、趙堡五大流派,其特色招式套路有跳躍、騰空、跌岔等非太極拳招式,還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等傳統器械。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中的拳法,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等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它于2020年12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
練太極拳氣感是怎么回事
一個人的血的流動是靠“內氣”,也叫元氣或真氣來催動的,氣足則血旺。練太極拳就是練“氣”的,練到一定的程度,“內氣”增加了,血就比原來旺一些,血的流動就會加快,所以在人身上就會出現“熱脹”等感覺。順其自然,按各部位的要求做到后,打到一定時候自然會有氣的感覺,這是可稍用意念,注意不能過于用意也不能沒有意,正所謂“外形催內氣”的道理。煉陳式老架半年左右時,兩臂在起式時,明顯感覺兩個胳膊像充氣氣球一樣被頂起,從那以后,才開始用意,合時氣通過任脈收于丹田,開時氣通過督脈流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