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自然節令的反映。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驚蟄過后還會冷嗎?
在驚蟄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在13℃左右,跟雨水節氣相比,升高了3℃以上。
驚蟄將至,江南大部分地區已經是垂柳鵝黃、芳草泛綠,賞花時節到了,大家可以踏青郊游去了。不過,驚蟄前后,春寒乍暖,我們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謹防出現“低溫陰雨”的天氣。對于農民朋友來說,這樣的天氣影響播種和育秧。對于普通市民來說,這樣的天氣容易讓人感到身體不適,甚至是生病。

2
驚蟄打雷有什么寓意
一般按陰歷三月就是驚蟄前。驚蟄到,雷聲起。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的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春雷始鳴,氣溫回升,昆蟲萌動。九九以盡,九盡桃花開,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紅李白,鶯鳴燕來,布谷催耕,大地回春,雨水見多,有雨的天氣就會打雷了。

3
今年驚蟄是暖還是寒
看地區。
一般來說,驚蟄節氣過后數九寒天就快結束了,氣溫逐漸回升這時候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不過就北方地區來說,驚蟄的時候天氣仍然比較寒冷,尤其新疆、內蒙古、東北等一些地區仍有降雪。不過,南方大部地區已經春意盎然,華南甚至已經有了初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