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個人賬戶計入標準按照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確定,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原則上由統籌基金按照定額計入,計入標準按照我市2021年度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5%確定,具體計入金額為每月83元。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2023年武漢醫保個人賬戶不再返錢了嗎?
不是。
一、城鎮職工醫保:1、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個人賬戶計入標準按照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確定,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
2、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原則上由統籌基金按照定額計入,計入標準按照武漢市2021年度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5%確定,具體計入金額為每月83元;
3、1953年底之前參軍復員轉業到企業工作的退休人員個人賬戶計入標準由市醫保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另行制定。
二、靈活就業人員交的職工醫保:1、參加我武漢市職工醫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原則上不再給予門診和購藥補助,不計入個人賬戶;
2、參加職工醫保的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后可給予門診和購藥補助,補助標準參照用人單位退休人員個人賬戶計入金額的80%執行,具體補助金額為每月66元。

2
2023武漢醫保個人賬戶的錢會返還嗎
首先,我國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返還在改革之前,比例是4%,其中部分地區計算返款標準時,依據基礎是退休人員本人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對于目前還未出臺新政的地區,養老金3000元的人,醫保個人賬戶返錢就是120元一月,5000元的人就是200元,差距每月是80元,屬于基本養老金水平越高的人,醫保個人賬戶返錢標準越高。
其次,按照改革后的政策,在國家總的調整要求中,個人賬戶劃入比例是按照:統籌地區根據本意見實施改革當年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注意不是固定2%,而是給出了調整的區間,今年改革后,部分城市對退休人員個人賬戶返錢的比例也會繼續變化:
武漢市將從今年1月1日調整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返錢比例,調整后是按照當年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5%劃入,其余部分計入醫保統籌基金賬戶,但之前依據舊政策,按照4%已經劃入個人賬戶的錢,仍然歸個人所有。
雖然說醫保政策改革后,表面看是不與單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有直接的掛鉤,但仍然沒有完全脫離依據養老金計算,只要這一基礎在,實際單個退休主體的養老金水平與醫保個人賬戶返錢還是有隱形的影響。

3
2023年武漢職工醫保最新政策
1、職工醫保普通門診費用報銷50%起步
明起,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50%起步。
具體來說,首先,參保職工在門診統籌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屬于醫保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目錄范圍內的普通門診(含急診)醫療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其次,參保職工在我市門診統籌醫療機構發生的起付標準以上、政策范圍內的普通門診診療、購藥等醫療費用,由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和個人按比例予以支付。一個年度內達到普通門診統籌的基金支付限額后,醫保基金不再支付。據介紹,我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在不同的醫療機構起付標準和支付比例不同,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的支付比例也有區別。在職職工門診看病,政策范圍內普通門診醫療費用每年最高可報銷3500元。
2、家門口看普通門診將報銷更多
為方便參保職工在基層就近首診,同時緩解大醫院“就醫難”的問題,我市參保職工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普通門診醫保報銷比例將更高。以在職職工為例。新政實施后,在職職工按規定在我市門診統籌三級醫療機構、二級醫療機構、一級醫療機構(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普通門診就醫,報銷比例分別為50%、60%、80%。舉個例子,在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在年度起付標準以上的,我市參保職工去三級醫療機構看普通門診甲類藥品和甲類檢查醫藥費用為200元,醫保統籌基金按50%給予100元報銷;而同樣的情況,到我市規定的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保統籌基金則按80%予以支付,可以報銷160元。
3、報銷政策向退休職工傾斜
考慮到退休人員患病率比年輕人高,醫療需求更大,與在職職工相比,本次我市推進門診共濟改革“體現報銷政策向退休職工傾斜”。據介紹,我市退休人員一個自然年度內普通門診起付標準確定為500元,比在職人員少200元。累計超過起付標準后,退休職工按規定在我市相關一級醫療機構(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二級醫療機構、三級醫療機構普通門診就醫,在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在年度起付標準以上的,比在職人員醫保報銷比例分別高出4%、8%、10%,其中,我市退休職工普通門診費用報銷比例最高達84%。此外,我市退休職工普通門診統籌年度支付限額確定為4000元,比在職人員高出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