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是每個人都十分注重的問題,因為它跟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很多情況下的疾病傳播都是人人之間的接觸中進行傳播的,而公共衛生環境正是傳染疾病的一個重要地點,而這個地方傳染疾病最嚴重的地方不外乎公共馬桶,目前臨床上也接診了很多的因使用公共馬桶所傳染的性病。除此之外,我們打開衛生間并沒有人清潔門把手,那么衛生間細菌最多的地方是不是門把手呢?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衛生間里細菌最多的地方是門把手嗎
我們總會聽到家人和朋友們說:絕對不要觸碰衛生間里的任何東西。那不碰怎么上廁所呢?人們管用的方法是用紙巾包住衛生間的門把手來開衛生間的門,似乎人們尤其對廁所的門把手發怵。經常我們還看到過有人用胳膊肘開公共衛生間的門。
我們得好好思考思考,為什么我們會這么肯定地認為一樣東西很臟或者它會引起疾病呢?拿衛生間來說,我們知道衛生間里都是“臟東西”。你可以在腦海中構想一幅衛生間的畫面,我敢肯定你所想象的衛生間絕不是干凈明亮的,而是又陰又臟、又冷又濕。不過,這只是你的想象,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事實上,地方的骯臟程度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有多少人用臟手碰過它;二是它多久被清洗一次。說到衛生間的門把手,就第一點來說,人們通常是剛剛洗完手后才觸碰衛生間的門把手的,因此觸碰門把手的手應該是很干凈的,但第二點我們就不敢保證了。
與謠言相反,實際上,門把手似乎是衛生間里最干凈的東西之一。不要認為這只是我們一家之言,這一點早被研究證實過。查克格博士被稱為細菌博士,他在這個領域做過一系列的研究。其中一項研究發現,馬桶和門把手是公共衛生間最干凈的東西。這出人意料,但卻是事實。衛生間的地面絕對是衛生間里最骯臟的部分,通常情況下每平方英寸(約為6.45平方厘米)地面包含了200多萬個細菌,所以不要把你的錢包或公文包放在地板上,但我肯定很多人都這樣做過!
水龍頭和水槽比門把手或馬桶更臟,因為人們在觸碰它們之前通常不會洗手。這也已經被研究證實過,并不是我們的獨家猜測。想想我們之前提到過的那些東西吧,想想那些被許多臟手觸碰過卻從未被清洗過的東西吧,比如:電梯按鈕、購物車、取款機按鈕、操場健身設備、酒店房間的遙控器……

2
公廁的烘干機最好別用
很多公共衛生間都會配有自動烘干機,洗完手后,將手放在烘干機下,就會立即有暖暖的熱風將手吹干,真是簡單又方便。
但是最近有醫學研究指出,廁所里的烘干機長期放置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有沒有一定的消毒措施,早已經變成細菌的溫床,洗凈的手經過烘干機的吹干的同時,正好把烘干機上的細菌散布在雙手上,如果人們再用雙手觸摸口、鼻、眼睛等部位的話,就會將病菌帶入到體內,從而造成眼部、呼吸道感染等情況。
有專家建議,在公共場所洗完手后,最好用隨身攜帶的消毒紙巾或者手帕等將手擦干凈,并且要注意勤換手帕,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如果身上沒有帶消毒紙巾或者手帕等,也不需要擔心,讓濕手在自然環境中自然風干,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3
沖馬桶不要忘了蓋蓋子
我們在平時上完廁所用水沖洗的時候,總是習慣敞著馬桶蓋。而最近紐約大學醫療中心臨床微生物學專家菲利普·泰爾諾博士指出,在沖馬桶時一定要先蓋上蓋子,因為如果沖水時馬桶蓋打開,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者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并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落在廁所內的墻壁和物品上。
如今,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廁、洗漱、淋浴都在衛生間里進行,因此牙刷、漱口杯、毛巾等,都與馬桶共處一室,自然這些物品就很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通過這些物品病菌或微生物進入口腔或者呼吸道,使人感染疾病。所以,平時,在沖馬桶的時候,一定要先蓋上馬桶蓋。
此外,專家還提醒人們,馬桶內的臟物也應及時清洗,廁所內最好不設廢紙簍,馬桶刷也要保持清潔與干燥,并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