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生都會讀哪些書籍呢?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美國高中生必讀的十本書籍排行榜吧!
美國高中生必讀的十本書籍排行榜
一、竊書賊,二、尋找阿拉斯加,三、追風(fēng)箏的人,四、我是馬拉拉,五、壁花少年,六、侍女的故事,七、十三個理由,八、玻璃城堡,九、為歐文米尼祈禱的人,十、毒木圣經(jīng)。
一、竊書賊 The Book Thief by Markus Zuzak 730L
1939年的德國,9歲的小女孩莉賽爾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遠(yuǎn)郊的寄養(yǎng)家庭。6歲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葬禮后,莉賽爾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
這將是14本給她帶來無限安慰的書之一。她是個孤苦的孩子,父親被打上了共產(chǎn)主義者的烙印,被納粹帶走了;母親隨后也失蹤了。在彈奏手風(fēng)琴的養(yǎng)父的幫助下,她學(xué)會了閱讀。盡管生活艱苦,她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比食物更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莉賽爾,這個被死神稱為“偷書賊”的可憐女孩,在戰(zhàn)亂的德國努力地生存著,并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同名電影在2013年上映。
二、尋找阿拉斯加 Looking for Alaska by John Green 930L
寡言少年邁爾斯(Miles)更習(xí)慣在心里跟自己說話。17歲,他決意“離家出走”,只身一人去念寄宿學(xué)校,臨別前,他帶了那本最喜歡的書:法國詩人拉伯雷傳記——拉伯雷那句名言說出邁爾斯心聲:“追尋偉大的可能性”……
新生活開始了!新同學(xué)們讓邁爾斯體驗到全新的生活:室友“上�!毙袨楸挤�,室友拓�?釔畚�。給邁爾斯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又聰明又叛逆的女孩阿拉斯加·楊(Alaska Young)……Alyeska,阿拉斯加,這個本義為“遠(yuǎn)方”的詞,果然顯現(xiàn)出“偉大的可能性”,它竟與這位美麗女同學(xué)重疊為一!
青春無比神奇!在阿拉斯加的幫助下,邁爾斯數(shù)學(xué)破天荒得了個B+,有了新女友。有了阿拉斯加的幫助,邁爾斯甚至走近“平日戰(zhàn)士”的寢室,度過有生以來最棒的感恩節(jié)……邁爾斯萬分感激,可他不知道,阿拉斯加自己正身陷人生迷宮,無力自拔。
大考完畢!剛剛松了一口氣的同學(xué)們忽然發(fā)現(xiàn),阿拉斯加神秘失蹤。誰也不知道她因何出走、為何失聯(lián)!邁爾斯和“上校”開始像追尋“偉大的可能性”一樣尋找阿拉斯加……
她去了“波浪拍擊的遠(yuǎn)方”?還是已然抵達(dá)“偉大而更強(qiáng)大的遠(yuǎn)方”?
迷茫的青春真能自我療愈?驕傲的青春真能自我和解?
三、追風(fēng)箏的人 The Kite Runner by Khaled Housseini 840L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fēng)箏比賽后,發(fā)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zé)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成年后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dāng)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xiāng),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后一點(diǎn)心力,卻發(fā)現(xiàn)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何去何從?故事美麗而殘忍,溫柔地勾畫著人的本質(zhì)和救贖。
四、我是馬拉拉 I Am Malala by Christina Lamb and Malala Yousafzai 830L

《我是馬拉拉》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優(yōu)素福扎伊的自傳。
《我是馬拉拉》是一個關(guān)于勇氣和夢想的故事。當(dāng)巴基斯坦反政府游擊組織塔利班控制了史瓦特這個小村莊時,一個女孩挺身而出。馬拉拉·優(yōu)素福扎伊拒絕沉默,并為她具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而奮戰(zhàn)。2012年15歲的她,在從學(xué)校返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槍支直接射擊頭部,生命一度垂危。不過,馬拉拉卻奇跡似地生還、康復(fù),本書講述了這個不平凡的歷程。
2014年10月10日,因為兒童及青少年的權(quán)益作出了重大貢獻(xiàn),與凱拉什·薩蒂亞爾希共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為該獎項最年輕的得主。
五、壁花少年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by Stephen Chbosky 720L
查理士個害羞而內(nèi)斂的高一學(xué)生,他擁有超越他年齡的聰明,總是默默觀察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也就是我們說的“壁花男孩”。從一封封查理寫給他那位“親愛的朋友”的心中,我們漸漸認(rèn)識查理。
他遇到了很多青少年都會遇到的問題,朋友,初戀,家庭壓力,感情,對性的探索,毒品;同時,還有他好友的自殺,姑姑的離世給他帶來的悲傷和壓力;我們還會看到他開明的導(dǎo)師和兩個高三的好朋友,他們給了查理很多幫助和愛。讀者就像書中那位“親愛的朋友”一樣,分享了查理最真摯的日記,體會到了他生活中的彷徨,無助,也不乏溫馨和愛。
六、侍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 by Margaret Atwood 900L
在一個反烏托邦社會的吉利德共和國,Offred的丈夫和女兒都已經(jīng)不在了,她居住在一個極度壓抑的世界,她不能思考也不能閱讀;和其他婦女一起,被迫住在司令官和他妻子的家里,成為他的生育機(jī)器……這是一個關(guān)于女權(quán)覺醒的故事,當(dāng)今社會對于女性的歧視和壓迫還是存在的,它存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七、十三個理由 Thirteen Reasons Why by Jay Asher 550L

故事講述一位在外人看來挺popular的女孩十分突然地自殺了。她死前錄了一個錄音帶,錄制導(dǎo)致她自殺的13個人的故事并且確保了在她死后這個錄音帶會逐一傳給這13個人聽。男主是這13個人中的其中一位,他可以說是獨(dú)立于女主的一個同校同學(xué)而已。錄音的自白,男主在聽的同時從他外人的視覺去回想這個女孩之前的生活結(jié)合他的聽聞,和他當(dāng)下在聽錄音的時候所處環(huán)境的描述三條故事主線交織。語言很日常,但故事通過這三條主線給了這個故事一個比較完整的視覺。
不同于平常自殺的故事女主并不是一個很消極的人,甚至講到了第7,8 個人的時候她都在不斷強(qiáng)調(diào)‘這時我都沒有想過自殺,也覺得自殺是一個非常不能理解的事’。她只是一個在心理受創(chuàng)后不會用適當(dāng)方式向周圍的人求救的人。從她層層描述可以看到她的世界慢慢瓦解。是一個令人深思的青春期反例。
八、玻璃城堡 The Glass Castle by Jeannette Walls 1010L
Jeannette Walls的這本回憶錄《玻璃城堡》(The Glass Castle),其實容納的是四個孩子艱難而顛沛的童年生活。大部分的時候,Lori、Jeannette、Brain和Maureen跟著他們的父母Rex Walls和Rose Mary睡在紙箱子里,睡在破舊的轎車?yán)�,睡在寒冷的地下室里,睡在沒有陽光的廉價危房里。隨時準(zhǔn)備著上路,多半是在夜里,原因也許是爸爸Rex又惹了麻煩,也許是要去投靠老祖母或者外祖母,也許別處的日子總是要比眼下的好過一些。
Jeannette Walls的這本書,在敘事過程中,傾瀉了太深厚的情感。兩代人之間無條件的愛,在孩子們匆忙逃離的念想當(dāng)中是空缺的,但它在人生中延繼的哲理和溫暖,使得她回頭來重視自己悲傷的記憶,并在這過程當(dāng)中流著淚也帶著笑。那天晚上,Walls家的孩子們在星空下各自收到了一顆星作為禮物,他們嘲笑那些相信有圣誕老人,除了一些便宜的塑料玩具就什么也得不到的孩子們。他們的爸爸說,過不了幾年,那些塑料垃圾都會壞掉然后被遺忘,而“你們依然擁有你們的星星�!�
九、為歐文米尼祈禱的人 A Prayer for Owen Meany by John Irving 1050L
他最好的朋友約翰是鎮(zhèn)上最富人家的私生子,可是在少棒聯(lián)盟賽中他卻打死了約翰的母親。
他們倆一個是侏儒,一個是私生子,在傳統(tǒng)保守的小鎮(zhèn)上互相扶持,共同度過了歡笑與淚水交織的歲月,成為生死之交。
信仰堅定的歐文在經(jīng)歷了一連串極不尋常、驚悚離奇的事件之后,以勇氣和行動證明了奇跡的存在,也讓約翰重拾對信仰的堅持,祈禱上帝讓歐文回來。
十、毒木圣經(jīng) The Poisonwood Bible by Barbara Kingsolver 960L

在上世紀(jì)50年代,一個福音會浸信派的家庭里,族長Nathan Price離開家去往剛果執(zhí)行任務(wù)。大家都沒想到,這將是顛覆了一直以來他們的知識和信仰,由父親帶著整個家庭追隨著一個模糊不清的目標(biāo),一步步走向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