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是法國的重要地區,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還有很多旅游景點,可是你知道這些景點的排名嗎?很多好玩的旅游景點都在哪里?想要找到答案,還是跟著360常識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旅游景點排行:
1、阿維尼翁歷史中心
2、尼斯鳳凰公園
3、圣托菲姆教堂
4、伊夫堡
5、奧朗日古羅馬劇場和凱旋門
6、阿爾勒城的古羅馬建筑
7、城堡美術館
8、戛納
9、天使灣
10、馬賽市政廳
阿維尼翁歷史中心

這座位于法國南部的城市是14世紀羅馬教皇的居所,教皇宮其實就是一個裝飾豪華卻外表樸素的城堡,由西蒙•馬蒂尼和馬泰奧•焦瓦內蒂(Simone Martini and Matteo Giovanetti)裝修而成,占據了這座城市絕大部分面積,周圍是堅固的城墻和12世紀隆河橋的遺址。在卓越的哥特式建筑之下,小宮殿和圣母院的羅馬式主教堂古跡實屬罕見,證明了阿維尼翁在14世紀基督化歐洲所發揮的領導作用。
尼斯鳳凰公園

尼斯的鳳凰公園地處尼斯城的入口處,斜對面就是尼斯國際機場。鳳凰公園占地7公頃,擁有各類植物約2500種。此外園區內還有一些展示鸚鵡、貓頭鷹等動物的館舍,因此可以說鳳凰公園也是一個動植物公園。公園整體布局簡潔,主題鮮明,全園以展覽溫室為重點進行景點及服務設施的設置。該溫室位于公園的最末端,與大門形成對景,并形成了景觀的主軸線,在這條視覺軸線上依次安排了大型的湖面、噴泉、大草坪等公園主要的景點,溫室在大草坪和花境的映襯下顯得十分壯觀。
圣托菲姆教堂

圣托菲姆教堂坐落于阿爾勒的共和國廣場,是一座羅曼式教堂,現存主體部分為十二世紀所建,之后經歷過多次重建或修建,名字源于阿爾勒首位主教圣托菲姆。圣托菲姆教堂帶有古羅馬遺風的西立面為普羅旺斯羅曼建筑藝術的代表作之一,教堂南側的回廊同它一起見證了阿爾勒這座曾經浸潤在古羅馬文明中的古城融入西歐中世紀文化的進程,并以此于1981年連同城中的競技場、古劇場等古羅馬遺跡一起被列-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伊夫堡

站在馬賽的海灘,可以看到海中有一個四周巖石像斧劈刀切似的灰蒙蒙的小島,巖石上矗立著一座有三個塔樓的城堡,這就是經過多少次戰爭洗禮,又被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里寫得神奇活現的伊夫堡。I6世紀20年代為了防御西班牙人侵略,法王弗朗索瓦下令修建了這個堡壘。建成后安置了大炮,最多時曾駐守300名士兵。由于地理位置險要,所以每當發生戰爭,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但后來,隨著艦艇和大炮的革新,這座城堡逐漸失去了戰略價值,改為國家監獄。
奧朗日古羅馬劇場和凱旋門

奧朗日古羅馬劇場坐落在羅納河谷(Rhone valley),正面長103米,是所有古羅馬劇場中保存最完好的劇場之一。羅馬凱旋門建造于公元10至25年,是從奧古斯都統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外省凱旋門中最精美、最有意義的一個,上面刻有淺浮雕,用以紀念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和平與繁榮。奧朗日古羅馬劇場是在古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統治時期建造而成的。劇場的看臺是依山勢而建的,呈半圓形,階梯狀的觀眾席一級級的向碗底收縮,這個看臺可以容納8000人。劇場舞臺的正面是一個高高的墻,長103米,高為38米。
阿爾勒城的古羅馬建筑

阿爾勒是歐洲古代城市向中世紀文明過渡的一個范例。城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羅馬古跡,其中最早的競技場、古羅馬劇場和古羅馬地道(地下通道)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阿爾勒經歷了公元4世紀第二個黃金時代,君士坦丁浴場(the baths of Constantine)和阿利斯堪普斯墓地(the necropolis of Alyscamps)就是這一時期的見證。11至12世紀期間,阿爾勒再一次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具魅力的城市,城內的圣特羅菲姆教堂(Saint-Trophime)是普羅旺斯地區眾多的羅馬式古跡之一。
城堡美術館

介紹城堡美術館矗立在舊城區的山頂,由一座修道院改建而成,里面的收藏品都是捐贈的,包括19世紀的旅行家Baron Lycklama的物品。一進入口處,是樂器陳列室,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樂器,多數是鼓、琴、笛,還可以看到西藏長長的喇叭狀樂器,按一下樂器旁的按鈕,就會播放該樂器彈奏的音調。接下來是19世紀普羅旺斯與蔚藍海岸的風景畫作,可以看到100年前戛納的樣子:撐著-傘、穿蓬蓬裙的貴婦,緩步地走在街道上。最后陰暗而細長的甬道,依大洋洲、非洲、亞洲、美洲來區分,陳列來自各地區的搜括品。
戛納

戛納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市鎮,位于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鄰近地中海,是戛納電影節的舉辦地。戛納如同一顆璀璨寶石,鑲嵌在法南高原伸向地中海的山麓之間。有人說如果把法南的地中海比作天堂中的一首交響,那戛納就是交響曲中最華彩的樂章。戛納是一座寫滿傳奇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旅行者的避風港,無-務造訪,還是休閑度假,都一定會在第一眼見到她時怦然心動。這里處處精美至極,無論最奢華的酒店,最浪漫的濱海大道,還是最氣勢磅礴的影節宮,都在講述著相同的故事。戛納的美也在于她真實獨特的生活藝術。
天使灣

天使灣是位于法國東南部尼斯市地中海沿岸的一個海灣,是法國蔚藍海岸上最絢爛的一段。尼斯三面環山,一面靠海,海灣的大圓弧像用圓規畫的一般完美,兩邊的尖端遙遙相對,就像是兩只伸出擁抱大海的手,或者更像天使身上的兩扇羽翼,這就是取名天使灣的緣由。天使灣的海水幽藍,呈現分明的顏色變化,從近處浪花的白色、淺藍、天藍、蔚藍、湛藍、紫藍,一直過渡到海中心的深藍,變化得十分果斷。那海水藍得像藍寶石似的,真正讓人驚嘆大自然竟會有如此杰作。海灣四周都是矮矮的岸堤,蔚藍的海水中間。
馬賽市政廳

馬賽市政廳位于馬賽第二區海堤,老港北岸,17世紀建筑,1948年列為法國歷史古跡。該市政廳是馬賽舊港少數幸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古建筑,其附近便是風景如畫的馬賽主教座堂和羅馬碼頭博物館。該市政廳所在位置最初是市議會所,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3世紀,當時主要用作馬賽市商人和領事舉行會議的地方。在15世紀,萬國宮建立,新的市議會廳位于底層,而領事議會廳則位于一樓。馬賽市政廳最終建立于17世紀,象征著國王路易十四賜予馬賽市新的政治地位。在法國革命期間,馬賽市政廳涉嫌是聯邦黨人藏身之處,險些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