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癥是一種心理疾病,當病情嚴重時有可能會發(fā)展成精神病。患者往往對外界事物和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過分的、不合理的害怕,雖然心里認為這種反應是不合理的,但是卻無法控制。恐懼出現(xiàn)的時候,還有特別明顯的焦慮情緒,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社交恐懼癥的原因是什么?
1、心理因素
社交恐懼癥的發(fā)展可能來自于個體在過去的社會事件尷尬或受侮辱的經歷,或者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也可誘發(fā)該病的產生。
2、環(huán)境因素
社交恐懼癥的人可能觀察別人的行為,他們恐懼看到某人所發(fā)生的事情作為自己的行為。此外,父母的過度保護也可影響其正常發(fā)展的良好社會技能。
3、性格特征
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
4、生物因素
社交恐懼癥可能還與5——羥色胺神經遞質的失衡有關。神經細胞在大腦中,神經遞質是特殊的化學信使,并幫助神經細胞移動信息。如果神經遞質失衡,信使無法通過正常的大腦。這可以改變大腦的方式作出反應,如緊張、害怕,從而導致焦慮。

2
社交恐懼癥有什么危害
1、工作效率下降
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就離不開工作,恐懼癥患者所恐懼的可能僅僅集中于個別癥狀,如心慌或感覺要暈倒,也常伴有繼發(fā)性恐懼,如害怕自我失控、會死或會發(fā)瘋。明知別人在同樣情境不會感到危險或威脅,但不能減輕其焦慮,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學習效率降低,從而影響人的工作狀態(tài)。
2、機體免疫力下降
我們不會那么容易生病,是因為我們人體有免疫力,當恐懼癥發(fā)病時,常會出現(xiàn)頭痛,頭暈,心煩,恐慌等癥狀表現(xiàn),有時還會伴有惡心,嘔吐等。這種長期的精神不穩(wěn)定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內分泌失調,容易導致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上升,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腸疾病等。
3、加重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比身體疾病有時候會更嚴重,恐懼癥發(fā)作時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癥狀。當事人極力回避所害怕的處境,恐懼反應與引起恐懼的對象極不相稱,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過分的、不應該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發(fā)作。例如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患者就會出現(xiàn)緊張和害怕感,不敢與人交談,甚至對視。

3
年輕人為什么容易社交恐懼
1、青春期特殊原因
很多大學生在自己宿舍里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夸夸其談,和好朋友玩得很開,但是遇到陌生人就會緊張,變得沉默寡言。而在陌生人面前卻寡言少語,進入青春期,年少氣盛,大學生都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對外界的各種反應比較敏感,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觀點,怕自己一旦說錯話會遭別人排斥、鄙視,尤其在異性面前憂慮會更重,所以盡量使自己保持沉默,這都是引起社交恐懼的原因。
2、自卑心理
自卑無非來源于對自己的不肯定,家庭環(huán)境、自身能力、性格原因都是很大的因素,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不會打扮,長得也不好看,家里也沒有那么好的條件,別人都穿的光鮮亮麗,才藝表演樣樣都會,總覺得自己在被人面前抬不起頭。
3、害羞心理
有的大學生可能是從小極少與人接觸,從而一旦與人交談就顯得很不好意思,希望盡快結束交談,很容易臉紅;尤其在與異性交流時,顯得舉手無措,不知道該干什么,很是害羞。
4、性格原因
有的大學生之所以會畏懼在社交場合出現(xiàn),是因為錯誤的思維方式,而性格其實就是人自身思維方式的一種外在體現(xiàn),有的大學生過分的自戀,當受到打擊之后,就極有可能陷入自暴自棄的境況,而逃避一切交往,總覺得會遭到嘲笑;有的大學生過分的追求完美,害怕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怕做錯事而造成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一旦真的做錯事又會帶來過分地自我反省,從而導致逃避社會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