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邪在腫瘤的發病中具有重要意義,惡性腫瘤是在多種毒邪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導致的臟腑功能受損、陰陽平衡失調的一類嚴重疾病,癌毒是貫穿惡性腫瘤始終的核心病機。那么中醫腫瘤治療究竟應該如何解決癌毒問題?

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會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抗癌協會康復會康復中心主任、成都中醫藥大學退休專家團委員、成都御生堂中醫腫瘤科首席醫師盧少華主任認為:癌毒作為一種病理產物,一旦形成并蘊結體內,可耗傷陰血,阻滯氣機,影響機體功能,最終導致臟腑功能衰竭而不治。癌毒一旦形成,即成為影響整個疾病過程的關鍵,成為癌癥預后的決定性因素。善治癌者先祛毒,在正氣尚可的情況下,中醫腫瘤治療宜先祛除癌毒,達到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控制和消散癌塊之目的,最終實現邪去而正安、治病而留人之目標。
正氣尚可時,治癌應該先祛毒
成都御生堂盧少華主任認為癌毒作為一種特殊的毒,是疾病過程中由于正氣不足、內外邪氣蘊結體內所產生的一種病理產物,是已經形成和不斷新生的癌細胞或以癌細胞為主體形成的積塊。癌毒一旦形成并蘊結體內,往往暴戾而難以制約,可耗傷陰血,阻滯氣機,影響機體功能,最終導致臟腑功能衰竭而不治。在癌癥早期或中期,當患者正氣尚可或邪實正不虛時,應使用以下三個方法予以祛除癌毒:
以毒攻毒
腫瘤者,痼惡之疾也,其邪深而毒盛,非攻不克。中醫所說的“以毒攻毒”,就是使用性猛之毒性藥物以攻邪。但是不是所有的腫瘤患者,都適合使用以毒攻毒之法呢?盧少華主任提醒說,只有正氣尚可、能夠耐受者才能接受以毒攻毒之法。以毒攻毒的時機包括以下三種:
1、正邪勢均力敵時,可采取“攻中有補,補中有攻,攻補兼施”的原則。其中“補”就是采用扶正培本的藥物,以補機體、臟腑之虛,確保在機體可耐受的情況下攻伐癌毒,以免出現意外。
2、毒邪較盛而正氣尚可時,應抓住時機適時猛攻,這個階段攻毒的特點是藥量大,宜遵循中病即止之原則。“中病即止”最早見于《傷寒雜病論》,是中醫重要臨床思維之一,意思是使用有毒之藥攻伐時,不能用藥太過,一旦見效就要停藥,以免過用損傷身體。在腫瘤治療上指要考慮峻猛藥物對正氣的損害,不能以完全祛除癌毒為目標,在取得成效、控制住病情后,就要停止用藥。
3、機體虛弱的晚期患者在接受西醫的手術或是放化療治療后,往往處于正虛狀態,隨時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癥。對于此類患者的治療應以扶正補虛為主,待病情穩定、條件許可時,再以“微攻”之法祛除殘余癌毒。

二、以毒解毒
盧少華主任指出,中晚期癌癥患者常出現邪熱瘀毒之癥候,如發熱、腫塊增大、局部灼熱、疼痛、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數等。此時應當使用清熱解毒類藥物以毒解毒。清熱解毒藥不但能夠控制和消除腫瘤及其周圍的炎癥和水腫,一定程度上控制腫瘤的發展,同時清熱解毒藥還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故清熱解毒法已成為腫瘤治療常用方法。另外清熱解毒法如果與祛濕法、活瘀法、軟堅散結法、扶正法等配伍使用、辨證應用,還能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三、以毒排毒
盧少華主任介紹說,排毒之法首創于張仲景,其在《傷寒論》中記載有排毒藥方。至金元時期,中醫攻下派創立攻邪學說,排毒法開始用于惡性腫瘤的治療,現代亦運用排毒療法治療腫瘤,如采用“汗、吐、下”三法治療腫瘤,即如果腫瘤在肺,可使用滌痰化痰、涌吐之藥;如果因寒痰郁閉肺氣,可選大溫之品,溫而散之;另外可使用湯劑治療胸水和腹水。中醫所說的“以毒排毒”,就是使用有毒藥物將人體內的腫瘤組織予以消解并通過皮膚、七竅九孔排出體外,七竅九孔中從前后二陰排除者多見。排毒法療效與腫瘤部位有關。如果腫瘤部位與外界有直接的通路、利于將消解后的腫瘤組織直接排出體外者,以毒排毒療法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如中心型肺癌、消化道腫瘤、宮頸癌等。

正虧是癌癥發病基礎,祛毒同時還需扶正
盧少華主任提醒說,中醫腫瘤治療既要祛毒,又要扶正,在某些時候扶正甚至要先于祛毒。究其原因,是因為從病機上說正氣虧損、正不勝邪是癌癥發病的基礎。什么是正氣?中醫所說的正氣,是由源于腎陰腎陽的先天之氣、源于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的后天之氣結合而成的人體之氣,是人體正常機能及其產生的各種維護健康的能力。
正氣具有自我調節、抗邪防病、自我康復三大功能。當病邪侵襲機體時,如果機體正氣充足,就能夠祛邪外出,此時癌毒不得產生,或即使產生,也能及時清除,使痼邪消散于無形;但如果正氣虧虛,不能及時祛邪外出,就會導致濁邪長期停滯體內,進而釀生癌毒,致生癌瘤。正虛不但是癌癥的發病基礎,也是癌癥發生之后,癌瘤擴散轉移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癌毒猖獗進一步損害正氣,使正氣對癌瘤的防守全線潰敗。所以中醫腫瘤治療既要重視祛毒,也要重視扶正培本。只有審時度勢,攻補并用,祛毒與扶正并舉,才能取得預期效果,最大限度地實現抑癌保命、與瘤共存目標。
扶正培本就是使用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補陰藥這四類藥物進行調補,通過補充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來改善癥狀、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保護脾胃、保護骨髓。扶正培本目的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進而抑制腫瘤的生長與發展,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命的目的。
延伸閱讀:成都御生堂中醫館簡介
成都御生堂中醫館是一個經過無數春秋寒暑歷練,留存中醫精華、集眾派之長的知名中醫品牌,也是一個薈萃名方、古方的中醫藥寶藏。醫館坐落于成都市中心商業區順城大街308號,是四川省/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中醫臨床基地、四川省癌癥康復會康復中心、成都中醫藥大學退休專家團合作單位。

成都御生堂常年特聘成都中醫藥大學退休專家、四川華西研究院等機構臨床一線名老中醫、專家百余名組建“名醫傳承工作室”,使用古方、名方、經方,秉承“精修醫術,誠練醫德”的優良傳統,以精湛的醫術、公開透明的價格,為民眾提供優質、高效的中醫腫瘤及疑難雜癥治療服務。
成都御生堂在挖掘、整理古代抗癌名方并結合臨床實踐予以驗證補充的基礎上,形成了全新的“扶正祛邪•抗癌消瘤療法”,克服了傳統療法治療后腫瘤仍然轉移復發的不足,解決了腫瘤治療后轉移和復發難題,可最大限度地實現帶瘤生存目標,自臨床應用以來,已成功救治了眾多瀕危患者。成都御生堂因在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上取得重要成績,分別被授予“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中醫臨床基地”、“四川省癌癥康復會康復中心”、“成都中醫藥大學退休專家團合作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腫瘤科名醫推薦】盧少華

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會員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
四川省抗癌協會康復會康復中心主任
成都中醫藥大學退休專家團委員
成都御生堂中醫腫瘤首席醫師
盧少華主任出身中醫世家,祖輩曾為兩代御醫,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現任為成都御生堂中醫腫瘤首席醫師,從事中醫治療惡性腫瘤臨床工作30余年,長期致力于探索癌癥疾病術后預防復發、轉移和癌性疼痛的臨床中醫治療新方法,開創了治療中晚期腫瘤的神奇組方,在中醫治療中晚期腫瘤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深受患者及家屬的信賴與推崇。曾應邀出席中醫腫瘤論壇、膏方抗癌經驗交流研討會、健康中國暨中醫藥傳承發展高峰論壇等學術會議。擅長中醫治療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骨癌、乳腺癌、宮頸癌、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膽管癌、胰腺癌、腸癌等各類中晚期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