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西醫對于腫瘤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化療、放療為主,但實際產生的額外醫療損傷非常大,會不同程度地損害患者氣血、導致患者中焦陽氣嚴重受損,如果未能及時處理,一旦陽氣耗盡,患者的生命也就結束了。針對這一現象,中國抗癌協會河南省抗癌協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首席專家韓秋榮主任提醒:癌癥患者手術及放化療后,建議接受中醫藥調理以恢復中焦陽氣,遏制腫瘤復發和轉移,實現抑癌保命的目標。

中焦陽氣不足,為什么容易導致腫瘤發生、發展?
韓秋榮主任介紹說,通常情況下,只有三陰體質的人才可能會生腫瘤。那么三陰體質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是陽氣的不足。陽氣不足導致機體對陰邪不能產生有效抵抗,使邪氣深入三陰,于體內陽氣最虛弱之處成形,發為腫塊。故腫瘤的本質是陽氣不足、陰寒積聚。中醫認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在陰陽關系中,陽氣是主要的,陽主陰從。陽氣失于敷布,陰寒得以凝聚是腫瘤的基本病因病機。
那么中焦又是什么呢?中醫有上焦、中焦、下焦“三焦”之說,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脾胃為人體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元陽雖藏于腎,但需要后天脾胃的滋養,所以人體之陽氣的多少、盈虧取決于脾胃,中焦陽氣對于維護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若中焦之脾胃陽氣充足、功能正常,則正氣強盛、邪不可干,人體就不易患病、腫瘤不易形成,即便腫瘤發生后也不易發展和轉移;如果中焦陽氣虧損嚴重,則腫瘤發生機率加大,腫瘤生成后也容易進一步發展或是發生轉移。
手術及放化療,為什么會損害中焦陽氣?
韓秋榮主任指出,就消滅腫瘤細胞的速度而言,西醫的手術、放療和化療比中醫藥要快得多,但它們又都存在弊端。首先腫瘤患者術后或因出血量多或是創傷較大,常出現神疲乏力、面色淡白、食欲不振、腹脹不適等脾胃虛弱、氣血虧虛之證;放療雖然是癌癥綜合治療中重要的局部治療手段,但放射線帶有熱毒之邪,放療過程中患者常會出現口干乏津、咽痛、惡心嘔吐、舌紅少津,甚至舌有裂紋,舌尖淬痛、脈細數等陰虛內熱之證;而化療作為癌癥的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其在消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傷代謝旺盛的正常細胞,如消化道上皮細胞、骨髓造血細胞等,出現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脹腹瀉等脾胃虛弱、濕邪內蘊之證,導致胃氣不和、升降失常。

從中醫角度說,癌癥治療重在改變陽虛體質,即扶正以加強氣化功能,等正氣稍足才能適時攻除邪氣。而手術和放化療在消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加劇了中焦脾胃陽氣的虧虛,如果不能及時使用中醫藥進行扶正培本,使陽氣充沛以抑制腫瘤發展轉移,則難以從根本上取效。
如何顧護中焦陽氣?
韓秋榮主任說,顧護中焦陽氣,關鍵在于恢復中焦的脾、胃、肝的功能。
首先腫瘤手術易使患者氣血虧虛,術后應及時使用以健脾、益氣、生血為主的中藥進行調理,以達到生發胃氣、運化五谷精微而資養五臟的目的。
而中晚期腫瘤患者經放化療后,往往出現胃氣衰敗,不能受納和消化的現象。中醫認為:“水為萬物之源,土為萬物之母,二臟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脾為濕土,賴陽以運;胃為燥土,和陰自安。”此類患者只有促使其提高食欲,增強胃氣,才能發揮其脾胃正常功能。臨床上宜使用扶正健脾類消食方藥,促使胃納脾運功能恢復正常,為化生精、氣、血、津液提供足夠養料,滋養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乃至筋肉皮毛。若脾胃運化水谷功能減退,出現腹脹、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消瘦甚至惡液質等,則宜使用芳香醒脾類藥進行健運脾土。

再者肝臟也屬于中焦,所以顧護中焦陽氣不能忘了養肝。中醫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可見肝氣的疏泄條達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關,肝氣通達,胃的功能才能得以正常發揮。癌癥患者容易出現悲觀失望甚至絕望的情緒,容易導致肝之氣機受傷,進而又損害胃氣。所以應注重調理情志,使患者心情舒暢、肝氣調達、脾胃運化正常,從而達到顧護中焦陽氣之目的。
韓秋榮主任指出,臨床實踐證明,手術及放化療后,及時使用中醫藥進行扶正培本治療,以加強脾胃之陽、恢復中焦陽氣,對于遏制腫瘤發展與轉移,實現帶瘤生存具有獨特而確鑿的作用。
腫瘤名醫檔案:韓秋榮

鄭州市第二中醫院腫瘤科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河南省抗癌協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因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檢驗與伴隨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
韓秋榮,出生中醫世家,畢業于山西中醫學院,曾在北京、上海等多家三甲醫院研修,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學術會議和報告,從醫30余年,至今收集和研發了許多對疑難雜癥的妙方、精方,特別對各種腫瘤的研究、發現、治療、創新有著很大的效益和收獲,創作了二十多篇疑難雜癥、腫瘤、癌癥的學術論文。
韓秋榮主任利用中醫藥辯證抗癌,同時充分發揮中醫藥對放化療的增效減毒優勢,即在放化療的同時結合扶正祛邪抗癌的中醫藥,明顯地減輕放化治療的毒副反應,并提高放化治療的臨床效果,開創了治療中晚期腫瘤的神奇組方,在中醫治療中晚期腫瘤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尤其是中醫解決癌痛方面,方法獨到。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了一系列中醫治療各類良惡性腫瘤的臨床經驗,建立了中醫治療腫瘤的獨特理論體系和方法,提高腫瘤患者的臨床治愈率、有效遏制惡性腫瘤擴散、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以源根同治為核心理念,針對腫瘤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為廣大患者建立一個康復的港灣。
擅長中醫治療: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胰腺癌、膽囊癌、鼻咽癌、膽管癌、卵巢癌、腦瘤、淋巴癌、黑色素瘤、骨髓瘤、前列腺癌、賁門癌、口腔癌等中晚期惡性腫瘤。